返回
保障档案数据安全:异地备份策略与实践
2024-01-29
1月25日,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,公布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条例》),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。此次《实施条例》对档案数据和管理系统的备份与灾难恢复也提出了具体要求。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条例》中关于档案数据异地备份的规定如下:
1. 档案馆对重要电子档案进行异地备份保管,应当采用磁光介质、缩微胶片等符合安全管理要求的存储载体。异地备份选址应当满足安全保密等要求。
2. 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制度是指将档案数据备份到另一个地方,以防止自然灾害、人为失误等意外事件导致档案数据丢失或损坏。实行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制度,可以有效地保护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。
制定档案数据异地备份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档案数据的特性、业务需求和技术条件等因素,确保备份数据的完整、可用和安全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重点:
1. 数据的重要性和价值:备份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价值来确定。对于重要程度高的数据,应选择更为可靠的备份方式,如CDP备份或者实时备份。
2. 备份频率:根据备份频率的不同,备份方式可分为离线备份和在线备份。离线备份的可靠性较高,但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数据传输;在线备份则可以快速完成备份,但需要确保网络连接的稳定性。
3. 备份介质:选择可靠的备份介质也是关键。常用的备份介质包括硬盘、磁带和云存储等。硬盘的可靠性较高,但成本也较高;磁带则具有成本低、容量大的特点,但访问速度较慢;云存储则可以提供可扩展的存储空间和数据冗余。
4. 备份策略:备份策略的制定和执行是档案数据和管理系统恢复的基础。可以选择全量备份、增量备份或差异备份等策略,根据数据量和备份频率来选择合适的策略。
5. 恢复能力:选择备份方式时,需要考虑恢复能力。对于需要快速恢复的数据,应选择恢复速度快的备份方式。
6. 安全性:备份数据的安全性也需要考虑,应选择加密、认证等安全措施来保护备份数据的安全性。
分享到: